森锐超薄抗滑沥青磨耗层设计方法与设计指标
森锐超薄抗滑沥青磨耗层设计方法与设计指标:设计方法与设计指标: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,击实次数为 50 次/面。
4 旧路面处理
4.1 对局部车辙严重路段(车辙深度大于 10mm)铣刨后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修补。
4.2 坑洞四周切割后,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修补。
4.3 局部路拱不合格路段采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调拱。
4.4 裂缝处铣刨至基层,洒布乳化沥青后铺设玻纤格栅,用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修补。
4 粘层油施工
4.1 用于旧道路加铺的超薄沥青磨耗层施工前必须洒布粘层油。3
4.2 粘层油可采用乳化沥青、改性乳化沥青等。对于十字路口等路段宜采用改性乳化沥青。如有条件可采用热喷沥青、同步碎石封层等技术。
4.3 乳化沥青可采用 PC-3 型号,改性乳化沥青可采用 PCR 型。
4.4 旧道面处治后,清扫路面杂物,并用吹风机吹除路面灰尘。然后洒布乳化沥青,洒布量控制在 0.3~0.5kg/m2。
5 超薄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
5.1 超薄沥青混合料拌和楼应使用 3 个热料仓,生产前应检查筛网是否破损,必要时更换筛网。一般热料仓筛网尺寸可设置为 3mm、6mm 和 12mm。
5.2 石料加热温度 180~190℃,SBS 改性沥青加热温度 165~175℃,SMA 出料温度 175~185℃,废弃温度 205℃。
5.3 絮状木质素纤维宜用专用设备自动投放。聚酯纤维采用人工方式投放。应保证在粗集料放料的同时,立即投放纤维,避免漏放、晚放。
5.4 干拌时间不少于 15~20s,湿拌时间不少于 30~35s。
5.5 混合料生产前应进行生产配合比试验,确定集料配比和用油量。在生产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。必要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调整,并说明原因、做好记录。
6 超薄沥青混合料摊铺与压实
6.1 超薄沥青混合料摊铺时气温不宜低于 15℃,10℃以下、雨天、大风天气严禁施工。
6.2 摊铺温度不低于 165℃,摊铺速度 2.0~2.5m/min。
6.3 摊铺后立即碾压,碾压距离 20~30m。
6.4 采用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,静压一遍后开始振动碾压,一般要振动碾压 3~5 遍。
6.5 摊铺温度、压路机紧跟碾压关键因素,必须有专人指挥。
7 施工质量检测
7.1 渗水系数、构造深度、摆值、平整度、厚度是超薄磨耗层的核心检测指标,具体要求见附表 7.1。
7.2 其他质量检测内容、方法与频率参照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》(JTG F40-2004)。